孟赛尔色彩系统(Munsell Color System)是由美国艺术家阿尔伯特·孟赛尔(Albert H. Munsell)于1905年创立的科学化色彩描述体系,以色相(Hue)、明度(Value)、彩度(Chroma) 三维属性为核心,构建了一个符合人眼视觉均匀性的色彩空间模型。以下从核心原理、结构特点、应用领域三方面展开说明:
一、核心原理与三维结构
1.色相(Hue)
以 5种主色(红 R、黄 Y、绿 G、蓝 B、紫 P)和 5种间色(黄红 YR、绿黄 GY、蓝绿 BG、紫蓝 PB、红紫 RP)为基础,形成 10色相环。
每种色相细分为 10个等级(如 1R 至 10R),共 100个色相刻度,按圆周360°均匀分布。主色和间色的中心点标记为 5号色(如 5R 代表正红色)。
2.明度(Value)
中央轴为无彩色系(中性色),从 纯黑(N0)到纯白(N10) 划分为 11个视觉等距等级。
明度值基于光反射率定义,例如 N5 对应中灰色,反射率约 20%。
3.彩度(Chroma)
表示颜色饱和度,以 距中央轴的水平距离 衡量。彩度值从 0(中性灰)向外递增,理论无上限,但常见颜色上限为 10-14,荧光色可达 30。
颜色表示法:HV/C
示例:5R 4/14
5R:正红色相
4:中低明度
14:高饱和度。
二、色立体模型与科学特性
1.非对称球体结构
色立体形似 扭曲的椭球体(非标准球体),因不同色相的最高彩度与对应明度差异显著:
黄色(5Y):最高彩度(约 12)在明度 9 处
蓝紫色(5PB):最高彩度(约 12)在明度 3 处。
此特性导致色立体的赤道面半径与高度不规则,体现人眼对色彩感知的非均匀性。
2.视觉等距性优化
1943年美国光学会修订为 “新标系统”,通过光谱测量与视觉实验调整色样位置,使色卡排列更符合视觉等距原则,并与 CIE 1931色度坐标 对应。
3.与CIE色度学的关联
孟赛尔色卡均标注 CIE (Y, x, y) 值,支持两系统间的数据转换,
三、应用领域与实用工具
1.行业标准化
土壤与地质学:美国农业部(USDA)采用为土壤颜色官方标准。
珠宝鉴定:中国国家标准(如 GB/T 32863-2016《红宝石分级》)依托孟赛尔系统定义颜色等级。
纺织与设计:用于面料色差控制、产品配色及跨供应链色彩沟通。
2.核心工具:《孟塞尔颜色图册》
包含 1450张色卡 + 37张中性色卡,每页展示同一色相的 明度-彩度剖面,支持目视比色。
使用规范:
光照条件:北窗自然光或 D65 标准光源。
观察角度:45°/0° 或 0°/45°(避免镜面反射)。
3.视觉测试与教育
Farnsworth-Munsell 100色相测试:通过 85枚色棋 检测人眼辨色能力,广泛应用于体检、职业筛选(如设计师、质检员)。
教学模型:色立体物理模型帮助理解色彩三维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