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 [登录] [免费注册]
欢迎来到123仪器网!24年专注 · 正品保障 · 闪电发货

色差仪如何测量颗粒状样品颜色?

2025-07-15

一、为什么颗粒会出现色差?

原料差异:不同批次树脂、颜料本身就有轻微色差,二次造粒或降解后色差被放大。

工艺波动:注塑温度、压力、冷却时间稍有变化,颗粒表面光泽、透明度随之改变,导致目视或仪器读数差异。

形态干扰:颗粒大小、形状各异,光线在其表面发生多次散射、折射,形成“同色异谱”现象——看似一样,换角度或换光源就“变脸”。

二、用色差仪给颗粒“体检”——完整操作流程

下面以目前工厂最常见的 TS7020/CR9 台式分光色差仪为例,将网络上碎片化的步骤整合为一套可落地的 SOP。

1. 前期准备

表格

复制

项目 操作要点

样品 ①充分混合,避免大颗粒或粉末分层;②取 5-10 g 即可,过多会压碎。

比色皿/样品盘 选用石英或玻璃比色皿,底部无划痕;使用 CR9 专用颗粒盘可一次测多点。

环境 温湿度稳定(建议 23 ℃±2 ℃,RH50 %),避免阳光直射。

仪器 开机预热 ≥30 min;用标准白板做“零点+白板”双校准,确保 ΔE≤0.05。

2. 装样——让颗粒“躺平”

平铺法:把颗粒倒入比色皿,轻轻摇晃至表面平整,不要用力压实,防止侧壁阴影。

压样法(可选):对反光强的塑料粒,用配套压样盖轻压,使表面一致。

多点取样:同一批料分 A、B、C 三杯,测平均值,可消除粒径差异带来的误差。

3. 测量——“三步一键”

将比色皿放入仪器样品室,黑色防尘罩朝下,避免杂散光。

在软件里选择“SCI(包含镜面反射)+D65/10°”模式,点击“测量”。

仪器自动输出 Lab、ΔE、反射率曲线。

小技巧:若颗粒表面极粗糙,可把比色皿旋转 90° 再测两次,取三次平均值,可显著降低 ΔE 标准差。

4. 结果判读与数据管理

ΔE≤1.5 人眼难辨;ΔE≤2.0 为多数企业内控上限。

若 ΔL 偏负,说明颗粒偏暗;Δa 偏正,偏红;Δb 偏负,偏蓝。据此快速锁定工艺或原料问题。

将批次号、ΔE、Lab 值一键导出 CSV,方便后期追溯。